影响涂装质量的环境因素
涂装作业时,周围环境对涂装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气候环境。影响涂装质量的气候环境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当然也有着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温度
温度对涂装的环境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使用环氧系涂料时。环氧树脂涂料(包括焦油环氧),在10℃以下时,固化缓慢,在5℃以下时固化几乎停止。所以环氧树脂涂料一般在10℃以上施工较好。低温时,要采用低温固化型涂料,或采取保温措施。
在涂料施工时,最为强调的是底材温度,因为涂料是涂在底材上的,涂料的干燥和固化受到底材的影响最大。通常,空气湿度是低于底材温度的。底材温度如果低于冰点,在晴夜低温环境下,表面细孔会出现冰霜,从而对涂层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底材温度过高,则会引起干喷,或溶剂挥发过快,涂层产生气泡、皱皮等现象。
涂料的温度对涂料的施工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合适的施工黏度依赖于合适的涂料温度,还影响着涂层的干燥固化。再如环氧涂料,低温时,涂料黏度会增大导致难以正常施工,所以一般推荐在15℃以上使用。低温时必须加入额外的稀释剂,但加入稀释后,又会影响涂料的固体份含量,有可能导致达不到规定膜厚或出现流挂。
低温环境下一般不适合涂装施工,但这并不意味着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降低化学固化涂料的混合使用时间,一般来说,温度升高10℃,固化时间缩短一半。因此,施工前要计划好施工时间,以免来不及用完涂料而造成浪费。
二、 相对湿度和露点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大气温度条件下,定量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量与该温度时同空气所容纳的最大水蒸气的量之比值。当相对湿度超过85%时,如果气温有所下降,或者被涂物表面温度因某种原因比气温稍低,表面就可能结露,因此涂装时的相对湿度一般规定不能超过85%。
一般涂装时,被涂物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别不大,相对湿度在85%以下时,表面不会产生结露。但是有些情况则不是这样。例如船舶下水后,钢板浸水部位温度低于舱内大气温度,结露就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进行露点管理。
露点是指在该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环境温度如果降低到物体表面刚刚开始发生结露时的温度。如果被涂物体表面温度比露点高3℃以上,可以认为表面干燥能够进行涂装。如果接近露点或低于露点,必须去湿降温,或者提高被涂物表面温度,来创造合适的涂装条件。
三、 其它环境因素
涂装环境还应包括脚手架、照明、污染源以及风力情况等。
舱内或晚上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量。照明度不够,采光条件不好,容易出现漏涂、
涂层膜厚不均匀等弊病。在舱内施工,照明器具必须为防爆型。
狭窄或封闭场所内施工,必须有足够的通风量及时排除粉尘,挥发的溶剂等。施工人员应佩戴风帽进行施工。
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尽量减少与被涂物体的接触点,并有方便上下的梯架,距离被涂物体表面空隙在30cm左右以利于喷涂。
施工及涂层干燥固化过程要避免外界的污染,如飞扬的灰尘、脚手架上砂粒及油污等等。同时也要注意涂料飞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大风环境中进行涂料喷涂易使涂料浪费增大。所以涂料施工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
一、温度
温度对涂装的环境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使用环氧系涂料时。环氧树脂涂料(包括焦油环氧),在10℃以下时,固化缓慢,在5℃以下时固化几乎停止。所以环氧树脂涂料一般在10℃以上施工较好。低温时,要采用低温固化型涂料,或采取保温措施。
在涂料施工时,最为强调的是底材温度,因为涂料是涂在底材上的,涂料的干燥和固化受到底材的影响最大。通常,空气湿度是低于底材温度的。底材温度如果低于冰点,在晴夜低温环境下,表面细孔会出现冰霜,从而对涂层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底材温度过高,则会引起干喷,或溶剂挥发过快,涂层产生气泡、皱皮等现象。
涂料的温度对涂料的施工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合适的施工黏度依赖于合适的涂料温度,还影响着涂层的干燥固化。再如环氧涂料,低温时,涂料黏度会增大导致难以正常施工,所以一般推荐在15℃以上使用。低温时必须加入额外的稀释剂,但加入稀释后,又会影响涂料的固体份含量,有可能导致达不到规定膜厚或出现流挂。
低温环境下一般不适合涂装施工,但这并不意味着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降低化学固化涂料的混合使用时间,一般来说,温度升高10℃,固化时间缩短一半。因此,施工前要计划好施工时间,以免来不及用完涂料而造成浪费。
二、 相对湿度和露点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大气温度条件下,定量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量与该温度时同空气所容纳的最大水蒸气的量之比值。当相对湿度超过85%时,如果气温有所下降,或者被涂物表面温度因某种原因比气温稍低,表面就可能结露,因此涂装时的相对湿度一般规定不能超过85%。
一般涂装时,被涂物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别不大,相对湿度在85%以下时,表面不会产生结露。但是有些情况则不是这样。例如船舶下水后,钢板浸水部位温度低于舱内大气温度,结露就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进行露点管理。
露点是指在该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环境温度如果降低到物体表面刚刚开始发生结露时的温度。如果被涂物体表面温度比露点高3℃以上,可以认为表面干燥能够进行涂装。如果接近露点或低于露点,必须去湿降温,或者提高被涂物表面温度,来创造合适的涂装条件。
三、 其它环境因素
涂装环境还应包括脚手架、照明、污染源以及风力情况等。
舱内或晚上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量。照明度不够,采光条件不好,容易出现漏涂、
涂层膜厚不均匀等弊病。在舱内施工,照明器具必须为防爆型。
狭窄或封闭场所内施工,必须有足够的通风量及时排除粉尘,挥发的溶剂等。施工人员应佩戴风帽进行施工。
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尽量减少与被涂物体的接触点,并有方便上下的梯架,距离被涂物体表面空隙在30cm左右以利于喷涂。
施工及涂层干燥固化过程要避免外界的污染,如飞扬的灰尘、脚手架上砂粒及油污等等。同时也要注意涂料飞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大风环境中进行涂料喷涂易使涂料浪费增大。所以涂料施工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